第一卷宋吏难做 第 114章 起名的哲学-《水浒反派:我给帝姬当笔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给他做完思想工作,张文远就迫不及待地去了阎婆惜的房间,出差的这半个月里他和林颗儿虽然也悄悄地数过几次星星,但后来她来大姨妈了,他就只能望洋兴叹了。现在回家了,自然要好好地放松一下,因而一进了阎婆惜的房间他就彻底放飞了自我,一直折腾到半夜才心满意足地睡去。

    第二天是重阳节,轮到张文静家办招待了。吃完早饭,张母就带着李大莲和阎婆惜过去帮忙了,张文远则和焦挺、时迁三人去给县衙里的四巨头送节礼,等他们跑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她们已经做了满满的两大桌子菜出来了。

    看到张文静家里也用上了旋转大桌和交椅,张文远就忍不住笑了出来,“你之前不是说这种桌子不好吗,怎么也用上了?”

    张文静嘿嘿笑道,“刚开始不习惯,用习惯了就发现比以前的小桌子确实好用多了!”

    张文远想起济州府城的青楼都已经用上了这种大圆桌,顿时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,“我的发明可是禁得起检验的,你现在信了吧?”

    “信,信,信,快上桌,就等你们了!”

    席间,张母看到三个儿子一边喝酒一边斗嘴,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,“好啊,真是好啊,兄弟之间就应该这样和和睦睦的,像以前那样争来吵去的有什么意思嘛。”

    大嫂刘氏见张文远心情很好,再次提出让他给自家的孩子们起大号,“他三叔,娃子们马上就要去学堂了,没有大号可不行啊?”

    张文远放下酒杯,笑道,“大嫂莫急,他们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,咱们这一辈是‘文’字辈,下一辈就是‘成’字辈,刨子就叫张成楠,楠木的‘楠’。楠木长得又高又大,又是非常珍贵的木材,只有宫廷才能用,因此这个‘楠’字也就有了‘珍贵’、‘蓬勃向上’、‘前程似锦’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见大儿子的名字这么高大上,刘氏喜不自胜,“嗯,好,这个名字起得好啊。那锯子呢,叫啥名儿?”

    张文远道,“锯子叫张成迩,左边一个‘走’字旁,右边一个之乎者也的‘尔’,就是‘相近’的意思,用唐朝的诗人王勃的话来说就是‘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’,给他起个‘迩’字就是想让他长大以后留在你们身边,多孝敬你们,毕竟老大已经前程远大了嘛。”

    一句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,锯子生于政和元年,现在才四岁多,或许是刘氏生他的时候年龄大了的原因,这小家伙性格有些闷,看起来呆呆傻傻的,完全不像刨子那样古灵精怪,活力四射。

    英子见哥哥和弟弟都有了名字,就大着胆子说道,“三叔,俺也想起个名字。”

    张文宁把脸一沉,喝道,“你一个女娃子要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眼见英子要哭,张文远连忙打断了他,“你这人真是个老古板,女娃儿怎么就不能起名字了?咱们以前家里穷,连饭都吃不饱,自然没那么多讲究,但是以后咱们就可不穷了,英子还要读书识字学规矩呢,没有名字怎么行?”

    说完,又看着大侄女英子,“嗯,让我想想啊,英子就叫张瑛,左边一个‘玉’字旁,右边一个‘英雄’的‘瑛’,意思是玉发出来的光,三叔希望你以后就像一块发光的玉一样光彩夺目,魅力四射。”

    英子喜不自胜,“谢谢三叔!”

    张文远兴致来了,又给叶子也起了名字,“叶子就叫张晔,左边一个‘日’字旁,右边一个‘华’,是光辉灿烂的意思,三叔希望你以后的人生和你姐姐一样都是光辉灿烂、华光溢彩的。”

    叶子才六岁,懵懵懂懂,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,见母亲很高兴,就跟着高兴起来,“谢谢三叔,俺也有名字了!”

    张文远哈哈一笑,心说你们要是别“俺”啊“俺”的就好了,不然就算我给你们起再好的名字在外人眼里还是个土包子。

    “拿纸笔来,我把你们的名字写出来!”

    二嫂拿来纸笔,张文远把两个侄子和侄女的名字都写了出来,刘氏见他给孩子们起的名字这么文雅,喜得合不拢嘴,“哎,好,好,好,连英子和叶子都有名字,真好!”

    张文宁却有些不满地说,“老大的名字倒是不错,但老二的名字不好听,‘迩’啊‘迩’的,容易让人占便宜,能不能换一个?”

    张文远哈哈笑道,“换不得,换不得。我给他们起这名字还有深意。”

    张文宁不满地道,“还有啥深意?”

    张文远道,“唐朝的诗人李贺有一首诗——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;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。刨子和锯子的大名就是这首诗的前两个字,你们继续努力生啊,后面还有二十六个字等着你们呢!”

    噗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