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、别营-《蜀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如赵统、张表、法邈以及已经迁职为益州治中从事的马谡等。

    但这几个人的履历不深,对朝政影响不大。

    真正一锤定音,让其他朝臣不复反驳的人,乃是大司农李严。

    当朝臣群议纷纷,以郑璞年岁太轻为由,请丞相不可擢拔太过时,已经开始处理一部分朝政的天子刘禅,便问及了同样列班在朝的李严,对此是什么意见。

    李严以为可行。

    且加了一句:“丞相既请之,陛下何所疑也!”

    此话甫一落下,朝臣皆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不能再掌兵权也好,左迁任闲职也罢,无论如何,都改变不了李严是先帝托孤重臣的身份。

    如今两位托孤重臣都异口同声了,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劝说?

    而天子刘禅听罢,眉毛微扬起。

    旋即,便笑了。

    他倏然想起来了,李严归来成都后,常被他寻来宫中坐谈,闲谈时亦曾提及过萧关大疫之事。

    那时他听闻后,不敢置信,还私下做书信给张苞确凿了一番。

    是故,丞相与李严皆声称可擢拔郑璞,便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。

    一个不爱惜自身羽毛、不顾有损阴德,但求为国裨益之人,若是还不能定为忠节之臣,那他还有何人可信之!

    这个小插曲,正是促成他授命给郑璞加侍中的缘由。

    既然丞相都力荐了,身为天子的他也示意下。

    让其他朝臣知道,郑璞不仅得丞相器异,亦然是简在帝心。

    这个任命传到了陇右,就没有泛起多少波澜了。

    久在前线征伐的将士,当然知道丞相对郑璞的器重,以及郑璞随征以来,每每筹画策算,几无有遗。

    军中有功则赏,有什么好奇怪的。

    郑璞接到诏令后,也同样安之若素。

    若是单单以“识人”论,如今世上何人比他更未卜先知?

    且丞相此番表请他的官职,依旧是掌武事,不涉及政务,正好如他所愿。

    就是消息传开后,张妍就不止一次抱怨,说这段时间借着各种理由前来拜访或送礼的人慢慢变多了,不胜其烦。

    算是卷入权利决策后的必然吧。

    八月初,郑璞带着扈从赶到六盘山西麓,诸葛丞相选择的落营处。

    此地丘陵起伏,沟壑纵横,梁峁交错,才刚入秋就已然很寒冷,而且昼夜温差很大,极容易感染风寒。

    源于山多川少、常年干旱的干系,这里没有什么人烟。

    放眼望去,光秃秃的山峦上唯有些白桦、栎树、山杨与山柳等半死不活的交错相顾;从北方呼啸而来的朔风,席卷着黄土与枯叶漫天飞舞,不由让人念起汉武帝《秋风辞》里的“秋风起兮白云飞,草木黄落兮雁南归”。

    在这种地方落营,最紧要的乃是水源。

    督五万大军北来的丞相,将兵马一分为二。

    其中,自己所领的四万兵马,乃是沿着乌水(清水河)的支流以武钢车为依托落营。

    没有采石伐木等加固寨墙。

    因为在必要的时候,丞相会沿着支流河谷杀向高平城,将逆魏的粮道断掉。

    另一万步骑,则是依着长离水支流落营。

    郑璞对这里颇为熟悉。

    大汉第一次出兵陇右时,他与马谡领军扼守的地方,就在身后的五十余里。
    第(2/3)页